近日,風行網向海淀法院申請了對湖南衛視的訴訟,理由是早在去年5月,風行網就通過與湖南衛視簽署《信息網絡傳播權使用許可協議》獲得了非獨家授權。風行網有權在2013年5月1日起至2014年4月30日期間播出湖南衛視制作和播出的所有自有版權的節目。而在合約履行期內,湖南衛視又以獨家名義將節目版權高額賣給了其他互聯網視頻公司,這種“一女二嫁”的做法,損害了風行網的非獨家版權權益。
版權就是內容使用或者播放的許可,有了這個許可,視頻網站就可以利用版權內容的強大吸引力去吸引用戶,通過一系列的運營,從而獲得可觀的廣告收益。沒有巨大的利益驅使,版權這么個虛名是一文不值的。我對版權的感覺其實是很深刻的,大學的時候自己寫了一首歌,但是卻被別人拿走演唱去了,后來唱這首歌的人在校園里名聲大噪,還獲得了一些演出的獎項,看著這些本應屬于自己的物質和精神收益被別人占有,心里的滋味非常不好受。
其實無論是誰,版權違約的背后肯定是利益在驅動,而一個產品肯定也是要盈利才可以存活存在于市場之中的,既然在這個市場中,就要遵需市場的“游戲規則”,合理合法的獲取收益,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湖南衛視為了追求高額利益,把契約拋諸腦后,依仗自身內容的壟斷優勢,以違反契約和市場規則為代價追逐收益,這樣的行為讓我唏噓不已。
不得不承認,在節目內容上,電視臺是絕對的壟斷地位,但是壟斷不代表就可以為所欲為。既然是壟斷者,在收益方面肯定是有保證的,不用太擔心市場的選擇,但獲取收益的方式一定要“有理有據”、“按游戲規則進行”,對自己的運營行為也要全權負責。在此事件中涉及的視頻網站,其實都是“受害者”,他們并沒有獲得與自己付出的代價相匹配的收益,同時最終的“受害者”很有可能還包括喜歡這檔節目的觀眾。
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糾紛已經不是首例了。此前不久,江蘇衛視就因在其與風行網簽署的綜藝節目非獨家版權合同履約期間,將相關節目獨家版權高價賣給PPTV而被風行網起訴。湖南衛視為何無視其中的法律風險,重蹈江蘇衛視的覆轍?背后只有一個原因,利益。追求利益無可厚非,但是要按市場的“游戲規則”去追求,不能單憑自己的意愿,不顧契約,不顧用戶去追逐。
人類之所以能組成一個或者多個社會,就是因為大家都認可同樣的規則和規律,在規則被認可后才是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以契約精神對我們所有人都很重要,這已經不是互聯網思維、產品設計領域的理念了,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在此我想呼吁一下契約精神,盈利也需按市場規則進行。當然市場制度和環境的完善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