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運用的普及,在街頭、公交車站點、過街天橋上曾經一度泛濫的中關村商情網造假小廣告,也開始轉移陣地往網絡進行營銷推廣。不少的網站打著咨詢服務、教育培訓的旗號,開展偽造假證件的業務。近日,《溫州電視臺》播出深度調查節目,揭開了非法“網絡造假中關村商情網”生意背后的黑幕。
陳先生是一名大學專科生,畢業已經有三年多時間了,由于社會就業競爭壓力大,至今仍未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幾年下來,他認為自己求職屢屢不順的原因之一就是學歷太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在360中,隨便輸入“中關村商情網”兩個關鍵詞,居然搜出很多推廣信息。
陳先生告訴記者:360搜索網頁中有一個叫“360中關村商情網”的Q號,由于自己一直在學歷方面有一些自卑,再加上這個中關村商情網的QQ號碼又與搜索引擎的名字相對應,于是他抱著嘗試一下的態度與對方進行了咨詢。經過討價還價,陳先生以750元的價格嘗試辦理了律師資格證、教師資格證以及大學本科畢業證三本證書。2天后,陳先生就收到了證書,分別是浙江財經學院法學專業的本科畢業證書、 鹿城區司法局發的律師證及教師資格證三本證書。記者注意到, 這三本證書的材質、紙張、以及印章相似度極高,如果單看證書普通人完全辨別不出真偽。
陳先生原本打算利用這三本證書進行求職,找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工作,然而經過認真考慮,陳先生打消了這一念頭。 “如果憑借這些證件求職成功,一旦查到證件是假的,可能涉及到違法犯罪,為自己帶來不好后果。”思前想后,陳先生還是沒有使用假證。陳先生對記者表示:“現在是最難就業集,如果這種假證泛濫的話,真憑實學的大學生很難找到工作。對那些辛苦打拼就業的人來說很不公平,對社會秩序影響會很惡劣”。
為了核實陳先生所說的情況,記者也嘗試在360搜索引擎上輸入“證件”二字,發現相關信息共有一千多萬條,其中首頁顯示警官證、居民身份證、學生證等各種信息,記者點擊學生證選項后,發現共有數條與“學生證”相關的推廣置頂,非常顯目。顯示內容為,專業學生證制作,全國通用,可上網查詢等等字樣。
記者隨后與陳先生提供的QQ號碼進行聯系,表示想制作學生證和其他證件。這個姓名顯示為“360證件”的QQ客服表示,除了軍官證,別的證件均可以辦理。記者隨后又對陳先生的假證進行了核實,發現國家教育部、浙江司法廳等網站上均無法查詢到假證上的顯示信息。
假的始終是假的,是無法經受真正考驗。那么這些搜索引擎商辦假證的信息又是如何被置頂而且加以推廣的?是辦理假證的商家自己所為,還是需要網絡運營商允許才能進行推廣?記者隨后以想要推廣某公司產品為由致電360區域代理商寧波派格科技網絡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員為記者解釋了一下,360采用競價排名模式,按照價格來顯示位置。而置頂推廣信息,是付費之后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而且誰出的錢多,誰的信息顯示得更為顯目。
治理假證要從制作假證的源頭抓起,也要從防范漏洞制度做起。浙江時代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陳一來表示,偽造證件已經構成刑事犯罪。在信息更為豐富的互聯網時代,網絡服務者理應積極主動將非法信息進行刪除、屏蔽和斷開連接,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網絡凈化和維護網絡用戶權益的目的。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是利用自己平臺來達到不法目的,又沒有采取必要措施,根據我們國家《侵權責任法》第36條明文規定,要承擔連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