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作為創新企業,廣告也是各種突破常人的思維,不管是惡搞還是雷人,互聯網企業創造出了許多讓人們印象深刻的形象,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
“我叫王大錘,萬萬沒想到”一句話可謂風靡了一時啊,百度創造的這個屌絲形象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是否在調侃王大錘的時候可能也有些許自嘲的意味?可許多人在念著這個段子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他與百度有何關系,百度在娛樂大眾的同時,是不是有點白忙活了?
在這點上58同城就聰明多了,不管代言人是否有人氣,一定要大喊“58同城”免得觀眾認錯了門兒。可找一位頗具爭議的代言人,這效果到底是好是壞呢?
趕集網的廣告形象可以說最返璞歸真了,“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它去趕集!”所以,給趕集網一個小毛驢的形象再合適不過了!可創意都在條條框框中,反而沒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創意上京東就做得很令人意想不到,在剛剛過去一個月的“蝴蝶節”促銷活動期間,還請來了雷公電母,將說假話的男人一網打盡。當然了,京東快遞小哥保證正品幸免于難,才是廣告的真正目的!
最近一個#搜悅女神#的話題討論得熱火朝天的,看微博上的圖片的確頗具氣質,讓人忍不住去找她代言的廣告片來回放。原來是中搜搜悅在青海衛視投放的廣告。沒上CCTV,卻能達到這樣全民討論的效果,看來還是中搜聰明點,惡搞再怎么風靡一時,美麗才是永不過時的話題。
節儉是中國的傳統美德,這一點上小米也做得淋漓盡致。一個春哥入圍小米代言人的新聞炒的熱火朝天,入圍者一個比一個紅,可最終四個入圍者都沒能入選。結果就是小米紅了,錢省了!
那個坐在馬桶上給小麗打電話的劉儀偉到了360還是沒改苦逼的形象,可看著他的廣告總有些走神,可能是之前的廣告太過風靡,總覺得最后他還會拿起電話說句“喂,小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