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下沉”已經成為一個熱詞。今年以來,多個處在不同行業領域的領導廠商都提出了這個口號。那么,“渠道下沉”究竟是什么概念,廠家又是怎么去做的呢?
在傳統渠道模式中,廠家、總代理、二三級經銷商、零售商,層級分明。商品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大致都要在這些不同層級間逐步傳遞。在市場方興未艾之際,這種金字塔式的多層次渠道體制不僅扮演了重要角色,也為產品能夠最大范圍廣泛覆蓋做出了貢獻。
但是,在經濟結構調整,消費觀念改變的今天,這種多層次復雜渠道模式正經歷嚴峻考驗。它實際上已經阻礙了效率的提高,臃腫的渠道也同樣失去了價格競爭力,諸如信息反饋滯后、銷售政策截流等多種弊端日益凸現。因此,加速銷售扁平化成為選擇,也成為市場競爭的必然,說白了,它是市場競爭之后的結果。
渠道網絡扁平化就必然會引發銷售渠道下沉,二者互為促進。現階段廠家直接面對終端經銷商的銷售模式越來越成熟,“渠道下沉”已然成型。新形勢要求從廠家到經銷商共同參與,全方位扭轉經營思想和運作手段,只有如此,才能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那么,廠商具體怎么做呢?
前不久,媒體報道了希捷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孫丹女士的訪談。她明確提到希捷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渠道下沉”,從原先重點的一二級城市開始下沉到四六級城市,2014年計劃走入300多個城市。
實際上,從去年底開始,希捷就在全國開展了超過100場“希捷沙龍”渠道伙伴溝通會,據說渠道反響熱烈。今年第一季度,希捷區域客戶經理仍將深入城鄉,在全國開展60場“希捷沙龍”渠道伙伴溝通會,與區域渠道合作伙伴進行深入地、面對面的交流,借此,將向各渠道合作伙伴交流“希捷精英會”渠道獎勵計劃、“兩年換新”保修政策,介紹新產品SSHD固態混合硬盤及希捷移動學習平臺2.0。
顯然,希捷的“渠道下沉”,更多是在區域的下探。對于四六級城市的經銷商來說,能與廠家面對面溝通,無疑將幫助他們更好了解產品信息,最終是一個雙贏、甚至多贏的結果。因為更加規范的市場,無疑將給廣大消費者帶來放心和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