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天津市兒童先心病篩查10周年“心”路歷程總結大會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簡稱“泰心醫院”)召開。受助患兒及家長、愛心企業及個人代表、天津市和濱海新區主管領導齊聚泰心,共同見證和總結泰心醫院兒童先心病篩查及愛心救助10周年。
出席大會的各位來賓合影留念
活動當天數十名天津市區及郊縣等地的先心病陽性患兒在泰心醫院接受了免費超聲復查,心外科醫生當場對他們進行診斷,并現場為具有手術指征并符合貧困條件的孩子辦理愛心救助申請。同時,專門用于流動篩查的第四輛篩查車也在當天正式啟用。
全國首開先河,實現天津市出生兒童先心病 “零網眼”篩查
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及兒童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2004年前我國沒有對先心病進行篩查的衛生機構和網絡,使大量先心病兒童發育不良甚至夭折。2004年8月,泰心醫院主動邀請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進行戰略合作,對天津市兒童進行先心病篩查。
篩查網建立初期,只有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和泰心醫院兩個篩查點。為使天津市郊區縣的兒童得到及時檢查,2007年起,由泰心醫院和婦幼保健中心共同出資陸續購買四輛篩查車,對天津市郊區縣的兒童進行免費先心病流動篩查。到2009年,實現了對天津市當年出生兒童的“零網眼”篩查,使本市成為全國唯一做到新生兒先心病零網眼篩查的省級單位。這一創舉不僅使先心病患兒獲得了及時救治,而且將對先心病流行病學、兒童心臟發育狀況普查和統計取得詳實的寶貴資料作出重大貢獻。篩查網運行十年來,三輛篩查車行程46.3萬公里,篩查天津市兒童66.7萬名,檢出先心病陽性率25.7‰(數據截至2014年4月底,并不斷更新中),遠遠高于傳統報道的6-9‰。
實施愛心項目,手術救治孤貧先心病患兒
薄雨欣,現年6歲,家住天津市武清區大良鎮,她曾患有復雜先心病,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繼發性重度肺動脈高壓。看著患病的欣欣,全家人心急如焚,爸媽曾抱著孩子輾轉京津多家醫院求醫,但得到的答復不是病情太復雜治不了、就是治療費用太高使本就貧困的家庭無力承擔。老區建設促進會的干部去武清區走訪,看到了欣欣家的情況,并幫助他們聯系到了泰心醫院。在泰心,欣欣得到了免費手術的機會重返健康。
現年14歲的張志廣住在薊縣穿芳峪鄉英歌寨——薊縣山區最為偏僻的村子。他患有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聯癥。疾病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發育,七歲時張志廣身高只有1米、體重只有25斤。志廣父親身體不好,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只能以拾荒為生,母親沒有工作,哥哥比志廣大四歲,為了給他掙錢看病,哥哥無奈輟學打工,擔起了家里的生計。父親曾帶他去過很多醫院求治,但十幾萬的手術費成了志廣一家無法逾越的鴻溝。一個偶然的機會,父親得知泰心醫院實施慈善項目的消息,他們聯系到了醫院并獲得了免費手術的機會。2007年12月,小志廣在泰心接受了手術并康復。手術后,志廣的個子高了、也胖了,他靦腆地說:“住院時我特別恨路大夫(主管醫生),他老給我扎針,太疼了,可是我現在懂事了,不恨他了,因為他把我的病治好了,我特別感謝他。”
十年來,300余名像薄雨欣、張志廣這樣的天津市貧困患兒在天津市婦聯和老促會干部的幫助下,泰心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在慈善基金會、愛心企業及個人的幫助下,擺脫了先心病的折磨重返健康。
十年間,泰心醫院不斷探索新的救助模式和渠道,通過與各級民政部門和國內外慈善組織合作,開展“明天計劃”、“愛佑童心”、“愛心希望”、愛“心”行動、“愛心助醫行動”、“愛心救助工程”、“生命之樹”、“麥基金”、“銘心大愛”等一系列救助孤貧先心病兒童的愛心行動,踐行醫院的社會責任,成功手術救治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孤貧先心病患兒6700余名,創造了國內單一醫院救助孤、貧先心病患兒的紀錄。
泰心人救助孤貧先心病兒童的愛心行動充分體現了泰心醫院的人道主義精神,并向社會展示了白衣天使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這是醫療技術的體現,更是醫院公益性和社會責任的完美詮釋。泰心醫院全體職工將繼續秉承“博愛濟世”的院訓,懷著感恩的心用加倍的努力回報黨和人民,用真誠的服務去關愛病患,讓更多的先心病孤貧患兒在泰心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