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電影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或摩登或居家的少婦、或獨自或結伴的老人從超市中購物歸來,手中抱著的袋子里裝滿讓人垂涎欲滴的新鮮蔬果和面包,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這是法國人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法國人對美食的熱衷是世界聞名的,同樣,他們對食物的品質也有著嚴苛的要求。作為一家生在法國,長在中國的企業,家樂福(中國)的血液中自然少不了這樣的基因。這一點在5月20日發布的家樂福2013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家樂福于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19年來始終致力于做優秀的企業公民,這本印刷精美的冊子是家樂福2013年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所有努力及成果的縮影。 “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是我們所有創新項目的實施重心之一,”報告中介紹到。
人的一生中每天都在與食品打交道,隨著經濟狀況的不斷提升,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食品質量,如何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這對于大賣場來說無疑是頭等重要、同時也很難把握的重要課題。經過多年的探索,家樂福儼然成為食品安全掌控專家,已經發展出一條完整的作業鏈,從源頭、賣場內,以及意識養成等方面確保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新意”舉措保證源頭控制力
為了努力保證生鮮產品的可追溯性,確保從原產地到門店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產品質量,家樂福從2012年開始在門店內推行創新的“二維碼系統”試點。顧客可通過掃描產品的二維碼,獲得家樂福所有農超對接產品的相關信息,如農民合作社名稱及資質、原產地信息、采摘日期等。
其實家樂福的農超對接項目本身就是確保生鮮產品在源頭的安全性的有力舉措,不僅有助于提高農民的收入,更能通過家樂福對農產品的嚴格挑選,為消費者提供質量最好的農產品。
中國消費者一向追求食物的新鮮,二維碼系統同農超對接相互輝映,極大程度從源頭保證了生鮮產品的高品質和新鮮度,有效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質量。
縝密檢測力博消費者“滿意”
新采購來的食物可以直接進入賣場出售嗎?家樂福給出的回答是“不”。在家樂福賣場內,食物也要經歷優勝劣汰的過程,所有不合格產品都逃不過食品安全實驗室的縝密檢測。
據了解,家樂福在覆蓋全國的所有商品中心建立了47個快速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并先后在北京、上海、重慶以及沈陽建立了4個“一級食品安全實驗室”。在家樂福的食品安全實驗室內配備有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等精密儀器,家樂福檢驗員每日對食品進行獸藥殘留、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65項指標的檢測,不合格產品一經發現便及時撤回。
家樂福還會不定期的舉行食品安全實驗室開放日,邀請消費者親自擔當食品安全檢驗員,體驗食品安全檢測全過程。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消費者對賣場食品安全把控的滿意度,并且也使他們豐富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相關知識。
公眾意識培養傳遞濃情“愛意”
意識影響走向,家樂福深深的明白,要想使食品安全真正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并得到徹底解決,必須要從公眾意識上進行引導,于是家樂福(中國)食品安全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應運而生。
該基金會是由家樂福(中國)捐資建立的旨在推動中國食品安全事業的公益性組織,主要職責是提高中國各地食品安全儀式以及促進其他相關領域的社會經濟事業發展。
基金會的成立使家樂福對中國消費者的濃濃愛意得到了發揮的空間。通過組織各種培訓和活動,基金會倡導公眾擁有健康安全的飲食習慣和意識,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例如自2006年起,家樂福每年都會在中國主要城市開展的營養知識宣傳活動。
食品安全這一民生要務將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與大賣場的運營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家樂福深知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家樂福在中國的成長、發展是和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緊密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一直以來,‘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中國企業’被定位為我們發展的持續目標”。家樂福中國區總裁、CEO唐嘉年說:“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是家樂福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心之一。”
在剛剛發布的家樂福2013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家樂福2013年在食品安全方面所作的工作及成果得到了全面的展示。除此之外,該報告還從農民、供應商、消費者、團隊、環境、緊急救援、所獲獎項等多個方面,詮釋了家樂福作為優秀企業公民于2013年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