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向陽
6月26日,天津市公交集團10條支線公交線路開通,進一步填補了該市原有公交線網的空白點。隨著100輛廈門金旅港式小巴的投入運營,天津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100輛金旅港式小巴在天津投入新開辟的支線公交線路
線路:打通“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出行是城市出行的共性難題。天津市已有3條地鐵線路,市內公交線路四通八達,而隨著城市的快速擴張,在市區周邊部分偏僻居民區,市民到公 交樞紐站、市內交通干道和地鐵站等,出行不方便。這一次,10條支線公交的開通,給許多市民送來了福音。家住富力津門湖柏溪花園的劉女士聽說家門口要開通 支線公交,興奮地說:“以前不開車的話出行很不方便,這下好了,坐支線公交能和大公交站接駁上,出行就不成問題了!”
這批新開的支線公 交線線路設置前期廣泛征集了社會建議和市民反饋,記者從天津市地圖上看出,新支線的起點站和終點站大多設在冷僻居民區和公交線網密集的市中心區域,中途站 點的設置則充分考慮了支線公交線路與干道公交樞紐站以及地鐵站的銜接,多條線路彌補了公交線網在該地區的空白。
這批支線公交線路平均長 度為7公里左右,預計每天將運送乘客約5000人次。據介紹,在此次10條支線公交線路上投入運營的小型公交巴士,早班車發車時間不晚于6時30分,末班 車收車時間不早于21時,執行全市現有公交車統一票價。“以后上早班、下晚班都不擔心出地鐵打不到車了,既方便又安全,還很省錢。”劉女士十分滿意。
記者從天津市交通運輸與港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來,為加快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公交都市”建設,天津市實施公交發展“八大工程”,提升公交運營服務能力,著力打造現代化公交體系,支線公交正是其中一項舉措。
業內人士表示,城市支線公交線路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微循環,提高了市民出行與公交運營效率;支線公交是對日益完善的公交骨干線網的補充,避免了與主干道路公交線路的重復,減少了公交資源的浪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市民乘坐公交車的換乘意識。
天津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車型:靈活舒適小而優
6月26日一早,中天津市銀河廣場公交場站,一批即將服務于新開的支線公交的港式小巴整裝待發,多位公交駕駛員愛惜地擦拭著車身。
記者觀察到,與近旁大型公交車相比,小型中巴車更顯袖珍、小巧。走進車廂,近2米的內部高度讓人連呼意外,站在車廂內絲毫不感覺壓抑;車廂內共有12個乘客座位,呈單排分布在車廂兩側,而靠近車廂兩側的單排座椅使得過道更顯寬敞。
車輛是公交運營的首要保障,在新開的支線公交線路上,天津公交集團為何選擇了廈門金旅港式小巴車型?天津公交集團技術處副處長張有彬用一句話給出了答案: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張有彬介紹,支線公交線路途經道路相對比較狹窄、彎道較多,這決定了整車長度、寬度都不能太大,同時又要滿足公交車載客需求,小型中巴車型比較合適。在 篩選具體車型時,天津公交集團參考了全國其他城市公交的應用經驗,從車輛品牌、品質、環保參數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最終選定了廈門金旅港式小巴車型。
廈門金旅相關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款港式小巴已在廣州、深圳、廈門等城市批量運營,反響良好。該車型參照香港小巴設計,車長7米、車寬2.05米,車輛 行駛平穩、噪音小,轉向靈活而空間寬敞;細節設計人性化,新增的車前LED電子顯示屏夜間報站更為清晰,一級踏步設計離地28厘米,更方便老人和小孩上 車。
天津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引進的100輛支線公交小型中巴,與早期投入全市公交運營的中巴相比有本質上的不同。企業早期引 進的中巴主要用于市內主干公交線路,目的在于解決運力不足與出行需求旺盛的矛盾。普遍配置較低、動力性不足,而且車廂空間局促、沒有空調設施,乘客普遍反 映冬冷夏熱。但即便如此,中巴依然成為當年市民出行不可或缺的選擇,滿足了全市出行“溫飽需求”。
相比之下,這批港式小巴品質更優秀, 設施更完備,乘坐也更舒適。公交集團相關人員介紹,此次在10條支線公交線路投入運營的小型中巴車,全車身電泳,耐腐蝕更佳,絕大部分使用的是符合國四排 放標準的新型內燃柴油機,其中有10輛將采用LNG清潔能源,發動機的功率可以滿足車輛滿載以及冷暖空調全負荷狀態下工作的需要,不論是在寒冷的冬季還是 在炎熱的夏季,都能夠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
據悉,天津市今年還將開通30條支線公交線路,投入小型中巴公交車200部;到2016年,全市計劃開通83條支線公交線路,投入小型中巴公交數量將達到50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