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奔富商標爭訟,成為2017年進口葡萄酒圈的最大看點之一。2017年初,有媒體在對奔富商標爭議進行報道的時候曾經公然聲稱“奔富商標正式歸屬富邑”,無意中鬧了一個行業笑話的烏龍事件;而到了年末,這個媒體的宣傳口風突變,承認富邑集團如果想拿到“奔富”商標的注冊證書,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年的努力,而且這個時間僅僅只是理論上來說,因為關鍵是還要看別人是否提出異議或者反擊,此中結果似乎不言而喻。
但最終,富邑集團能否如愿贏得商標紛爭,只有天知道。或許折騰到最后,這宗知識產權紛爭會成為中國市場上的第二個卡斯特——做夢都在想把奔富商標收入囊中的富邑集團也有可能不僅會輸了官司,留下巨大的法律隱患,還極有可能丟了自己的大臉面。
畢竟,在中國市場,所有事情最終都要依據中國的《商標法》來解決——《商標法》不會因為富邑集團比李琛們實力更強更有錢,就會把奔富商標輕易轉手讓給富邑,就像當年《商標法》不會因為法國CASTEL比李道之更牛就把“卡斯特”判歸法國公司一樣。
1、不再提“奔富商標歸屬富邑”,富邑集團為什么軟了?
2017年初,富邑集團借著北京市高院對一宗案例的判決,透過一些媒體信誓旦旦地宣布“奔富商標品牌正式歸屬富邑集團所有”,同時宣稱贏得了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律判決。而等到年末的時候,很多媒體爆出富邑集團與奔富及奔富相關商標持有人之間的較量在逐漸加碼,幾份由地方工商管理職能部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開出的要求penfolds品牌銷售商去除侵權“奔富酒園”內容和標識的整改處罰通知,宣告奔富商標之戰已經進入深水區。
此時,富邑集團或許意識到離彈冠相慶的日子還為時尚早,在宣傳時已經悄悄改變了口風,絕口不再提“奔富商標品牌正式歸屬富邑集團所有”,而是改口“拿到商標證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年時間”,盡管僅僅只是理論上的可能性,很明顯富邑或許只是給自己找個下臺階,也是就此前有違法律常識的自我烏龍說法進行一次補充說明。
富邑集團態度開始變軟,其根源或許在于:即便是被富邑集團提了別人的商標異議,至少從目前來看,在國家最高人民法院裁定由商標局宣告撤銷別人的注冊之前,“奔富”及其它的眾多關聯商標在法律意義上依然歸屬于商標注冊人所有,而與富邑集團并無半毛錢關系。
而目前的情況是,奔富商標持有人李琛正在加大銷售力度,其他幾個奔富相關商標的合法持有人也都在穩步推進市場,其中尤以“奔富酒園”風頭正勁,無論是市場還是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銷售均在快速提升,已經形成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依照這種形勢,富邑集團即便是全面出擊,四處異議對手經合法注冊的奔富商標、希望商標局或者司法機關對奔富及奔富相關注冊商標予以撤銷的做法,最終也極有可能會希望落空和難以如愿,最后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可能性正在加大。
2、奔富商標爭訟:螞蟻和大象的較量
奔富商標爭訟,在2017年開始升溫,網絡間,自媒體們一片狂歡。
商標紛爭源起的相關當事方——澳洲富邑集團和西班牙公民李琛(系從“卡斯特”商標持有人李道之處轉讓后取得“奔富”商標),一個號稱世界葡萄酒巨頭,一個是已入籍西班牙的公民自然人,貌似大象和螞蟻的雙方,自2012年9月份開始,彼此之間圍繞奔富商標已爭訟數年。
有史可查、有料可鑒、有案可循的是,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官網上,可以查詢到的內容是,正式獲準注冊的奔富商標有兩個:其中注冊號為5662026的奔富商標,系2006年由李道之申請,2009年7月28日獲準注冊,2010年11月25日經商標局備案后合法轉讓至李琛名下。另一個注冊號為11618650的“奔富”商標,持有人同樣為李琛。
除此之外,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官網上還可以查到,除了李琛持有的奔富商標之外,還有幾個與奔富相關的商標獲準注冊,它們分別是:
奔富澳家,注冊號9625111,注冊人為余琎珍,注冊日期為2012年07月21日;
奔富尼澳,注冊號11138966,注冊人為淮安市華夏莊園釀酒有限公司,注冊日期為2015年08月28日;
奔富凱帝莊,注冊號9134700,注冊人為廣州金譽酒酷貿易有限公司,注冊時間為2012年02月28日,后轉讓予王善鵬;
奔富酒園,注冊號11157214,注冊人為東方明日(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注冊時間為2014年07月14日。
在國家商標局官網上,雖然亦有富邑集團關聯公司南社布蘭茲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奔富商標的記錄,但全部處于被駁回或無效狀態,亦即富邑集團在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奔富或奔富相關和相近商標時,從未成功過。
事實上,富邑集團一直想與奔富關聯起來的商標,是在國家商標局注冊的Penfolds英文單詞的圖文商標,注冊號8376485,注冊時間為2011年06月21日。李琛“奔富”的注冊時間是2009年,而且奔富僅是這個Penfolds品牌曾經使用過的眾多中文譯名之一而己,從時間上,很明顯無法形成與任何中文名稱的對應關系,因為李琛的“奔富”注冊商標的時間在富邑英文商標“penfolds”之前,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
3、奔富商標拉鋸戰:申請撤銷與反撤銷
富邑集團與李琛之間的商標爭議始于2012年,期間波折起伏。
2012年9月3日,富邑集團以“三年不使用”為由,向國家商標局提出了撤銷李琛注冊號5662026的奔富商標的申請;
國家商標局受理后,于2013年12月24日作出了撤銷該商標的裁定;
隨后,李琛向商評委提請復審,商評委又于2015年4月6日作出撤銷商標局裁定、維持李琛商標注冊的裁決;
富邑集團對商評委的裁決表示不服,于是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行政訴訟,北京市一中院判決撤銷商評委的決定并要求其重新作出裁定;
李琛對北京市一中院的判決不服并提起上訴,北京高院作出維持原判的判決(說明,正是借助這份判決,富邑集團透過媒體對外發聲稱“奔富商標品牌正式歸屬富邑”。事實上,“奔富”商標之爭至此仍未取得最終結果,而且越來越復雜);
其后,有消息稱李琛正在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請對注冊號5662026的奔富商標權歸屬進行再審,爭議走到這一步,商標權最終歸屬需要等最高法院終審判決后才能水落石出。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重要的一個事實是李琛擁有不同字體的兩個“奔富”合法注冊商標,因此即便是最高法院判決撤銷李琛注冊號5662026的奔富商標,也并不代表富邑集團在法律上已經擁有該商標,因為李琛手上還有一個注冊號11618650的奔富商標在合法使用,這份商標或許會成為李琛阻擊甚至全面擊退富邑集團的關鍵武器,更何況還有其他幾個帶“奔富”兩個中文的關聯商標。
4、奔富爭奪戰進入深水區:從單挑到群狼混戰
奔富商標之爭,成為繼卡斯特之后又一例令人關注的知識產權案例。據了解案件進程的知情人士稱,該案頗為曲折復雜。
說它曲折,是因為富邑集團旗下的Penfolds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后,曾經在中國使用過很多中文譯名(其中當然包括奔富),因為缺少慧眼識珠之人,當初并未意識到中文品牌的價值而錯失商標注冊機會,如今要想從別人手里硬搶奔富商標,至少要經歷一審再審甚至三審等繁瑣過程,耗時至少幾年時間不說,面對眾多已經在市場上風聲水起并且占有巨大市場銷量與影響力的奔富品牌及關聯品牌,富邑最終成功的幾率究竟能有幾成,卻是誰都說不好的一件事,最起碼目前看是一個幾乎很難完成的偉大任務。
說它復雜,是因為在國家商標局獲得合法注冊的不僅是李琛的奔富商標,還有奔富尼澳、奔富澳家、奔富凱帝莊、奔富酒園等多個奔富相關商標。如果說富邑集團對李琛持有的奔富商標提出異議和裁撤申請是在單挑李琛的話,那么接下來,富邑集團還需要面對多個奔富相關商標,被拖入深水區的奔富商標爭奪戰,很快就會從單挑變成混戰。
5、商標爭奪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場利益爭奪
由于在中國區域的市場銷售獲得了迅速增長,澳洲富邑集團從2015年開始終于擺脫了此前業績下滑、企業虧損的陰霾,在此后連續3個財年實現了業績提升。而在此前的2013財年,富邑集團的凈利潤下降了53%,2014財年則虧損1億澳元。
在2013-2014財年期間,富邑集團所遭遇的困境不僅僅是業績下滑,更有工廠關停、被財團列為收購對象、遭遇股東巨額索賠等一系列危機,這些危機的爆發,更為富邑集團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
富邑集團在2014年8月份對高層進行了調整,其后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市場在集團中的戰略地位,并從中國長期合作的經銷商手中收回了部分市場的銷售和營銷權,因此取得了業績的同步提升。
數據顯示,富邑集團2017年度在亞洲的銷售收入增長了34.5%,達到了3.9億美元,其中中國區域是為富邑集團亞洲市場增長做出貢獻的重要市場,Penfolds品牌則是拉動市場增長的動力源,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于“奔富”的中文品牌力量,因為中國的消費者多數只對中文名稱進行品牌認知;在美國的銷售收入增長了7.2%,達到了10.6億美元;公司全年整體銷售收入達到了2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8.1%。
由此可見,富邑集團之所以會不惜代價想硬搶“奔富”注冊商標,主要還是希望借此實現對奔富品牌背后巨大市場利益的攫取,而不是僅僅因為兩個中文名稱這么簡單。
然而,面對多個已經取得合法注冊的奔富及奔富相關商標,富邑集團的奪“標”大戰未必會有太大勝算——對此,富邑集團早在2014年就已經意識到,在中國市場,早晚會面臨“奔富”中文商標的歸屬不確定性問題,所以富邑在中國也已經注冊的“品馥”類似讀音的商標,或許外人可以理解是替?隊員,隨時準備替代“奔富”作為Penfolds的另外一個中文譯名。
全力爭奪奔富商標,也許是富邑集團走一步看一步的策略,能打贏最好,如果實在打不贏,也早已給自己留好了退路——就像當年的卡斯特之爭,法國公司最終不得不改名為“卡思黛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