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中,北辰區從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著手,講深講透全會精神,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按照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要求,北辰區把進校園講思政課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建立常態機制。日前,區委書記馮衛華來到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內容,通過張伯禮等一個個模范人物的事跡,幫助師生們領會全會精神,培養家國情懷。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學生王旭說:“跟我們日常學習有很好地結合,這樣我們就能聽得懂聽得進,對全會進行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學生喬智說:“感受到了家鄉和祖國的巨大變化,也對全會描繪的國家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心中充滿了力量,更加激發了我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要把這種熱情化成奮斗進取的力量。”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副校長張華冕說:“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全會精神,要注重思政課教學的時代性,要注重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把黨的方針政策、把新時代的模范英雄事跡等等,都要融入到課堂教學內容當中去。”
區委書記馮衛華說:“要跟孩子們用心去交流,講自己的切身感受,重在一點一滴的事上,在平時發揮細滋慢潤的作用,促進學生們愛黨、愛國,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的精神面貌,不僅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還要引導形成文明風尚。日前,普東街邀請天津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師團成員李培志,走進北辰區普東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緊扣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向大家講明志愿服務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天津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師團專家成員李培志:“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把解決的對策和思路,跟我們基層的同志們進行一個交流,這樣基層的群眾和干部,才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我們黨理論創新的力量。”
在宣講中,李培志結合一個個實際案例,從如何調動志愿者的積極性,談到要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社會化、常態化,將精神內涵傳遞到基層,讓宣講“接地氣”“聚人氣”。
秋怡家園黨員志愿隊隊長王立國說:“雖然說退休了,但是在社區的工作上面不能退休,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干到底。”
秋怡家園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劉煥敏說:“黨員帶動,群眾參與,讓我們這些志愿者更精準的提供一些服務,發揮我們志愿者最大的作用,把我們這個同心圓畫的更大。” (劉承 王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