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最為寒冷的三九天已經到來,全國各地紛紛進入“急凍”模式,人們開始減少出行。但在青(廣)源街榮居園社區,71歲的劉增同老人卻不畏寒暑,日復一日義務為行動不便的鄰居買菜、磨刀、理發,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去做。在劉大爺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隊伍中,社區里的志愿服務隊日益壯大,居委會還專門將每月固定的兩天設為便民服務日,既解決了社區居民生活中的困難,也將無私奉獻的精神傳播到了每一位居民心中。
劉增同老人正在替鄰居曹奶奶買菜。五年前,劉大爺得知同樓的曹奶奶是一位殘疾老人,老伴去世后靠低保度日,家里只有同是殘疾的女兒照顧,出行很不方便。此后,劉大爺就決定在買菜的同時順路帶上老鄰居的份。
社區居民告訴記者,劉大爺人好、手巧,誰找他幫忙都是有求必應。什么活兒在他這里都能解決,木工、瓦工、貼地磚、疏通管道、磨剪子戧菜刀,還有調解鄰里糾紛、為下班晚的雙職工家庭接送孩子,只要自己能幫上忙,熱心的劉大爺從不推辭。前不久,劉大爺又自學了剪頭燙頭的新手藝,免費上門為不方便出門的老鄰居理發,受這位樸實老人的感染,小區里其他幾位會理發的居民也自發加入到志愿服務的隊伍,盡自己所能,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榮居園社區居民楊立愛說:“咱這個鄭大爺和劉大爺,我就受他們的感染,以前我是理發出身,干了一輩子,退休了,可是我也沒想到說給大伙兒服務,結果這倆大爺在這,一個鄭大爺一個劉大爺,好么,誰家有困難他們都去,我真是受到他們的影響。”
在劉大爺的帶動下,社區里的熱心人越來越多,榮居園社區居委會便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一活動陣地,每月固定兩天為便民服務日,有了固定的活動場地和日期,慕名而來的居民更多了,志愿服務范圍也根據居民需要,增加了磨刀、修自行車等項目,深受廣大居民的歡迎。
榮居園社區居民劉士春說:“上次沒挨著個兒,來晚了,這次又給我們加一次,每次都磨二十多把,這次又給我們加一次,這不快過年了么。”
榮居園黨支部書記杜若君說:“在咱們榮居園黨支部的帶領下呢,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場站這個陣地,咱們研制出了榮居園的七彩工作法。當中這個紅色陣地和橙色陣地是我們在志愿服務中體現最多的,在黨員和這個橙色服務陣地的志愿者帶領下,咱們榮居園成立了這支便民志愿者服務隊伍,在這些活動中也拉近了老百姓之間的距離。我們今后的方向還是在這個工作法下,充分吸收更多志愿者加入到我們的隊伍,充盈咱們這個紅色陣地,讓我們的七彩之花開得更加絢爛。”(韓雨晴 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