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4hu新地址入口2023_国产亚洲片_日韩成人一级大片_日比视频免费看_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_古代性色禁片在线播放

天津在線

分享按鈕

首頁> 天津區域> 寧河> 正文

天津市七里海濕地功能修復實現環境改善與高質量發展“雙贏”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時下的七里海濕地,用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這一名句來形容再恰當不過。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59.13平方公里,占天津市濕地總面積的12%,主要位于寧河區境內的七里海濕地,是天津市“南北生態”空間布局重要節點,素有“京津綠肺”之稱。

2017年,這里曾因“在核心區和緩沖區違法建設濕地公園”而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中被“點名”。對此,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發展問題,推進整改落實工作。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先后“七進”七里海濕地一線指揮、現場推動,市政府成立領導小組,編制全市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體系,接續實施《七里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17-2025年)》。

兩年多時間過去,通過實施歷史遺留清理、土地流轉、生態移民、引水調蓄等“十大工程”,七里海,這個曾年接待40萬游客造訪的“景點”,如今已回歸了她往昔的野趣質樸與恬淡寧靜。

打通濕地生態系統的“任督二脈”

“一段時間以來,七里海濕地生態問題凸顯,主要原因是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干擾。”天津市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在分析七里海濕地生態問題原因時說,“一方面,近年來華北地區自然降水持續減少,導致流域主要河流徑流量持續走低。同時,濕地內部水系泥沙淤積,“外水”進不來,濕地常年處于半干旱狀態,水域覆蓋面積大幅縮減。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人類活動影響,濕地保護區內部原住民較多,加之建設“濕地公園”景點,人類活動密集頻繁,導致濕地水環境、生物多樣性逐年退化,生態功能、氣候調節能力逐步弱化。”

想要七里海重新煥發生機,就必須抓住病根施治,徹底打通濕地生態系統的“任督二脈”。

打通“任脈”,就是要解決“人”的問題,即解決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問題,還濕地以安寧。為此,天津市堅決關停“4A”級景區——七里海濕地公園,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拆除違建點位230處、遷出墳塋856座、恢復濕地1582畝,緊鑼密鼓實施保護區內5個村、2.5萬人生態移民工程。將34條通往濕地核心區道路全部封堵,并修建了49公里長的環海圍欄,構筑起守護野生動植物的堅實壁壘。

同時,下大力氣保葦增綠,流轉核心區6.84萬畝、緩沖區5.56萬畝土地,全面拆除堤埝和種養設施,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村自為戰、割據管理”局面。恢復濕地植被2萬畝,營造淺灘1.5萬畝,新建改造鳥島20余處,放流魚苗及成魚200萬尾,豐富了濕地生態結構。

打通“督脈”,就是要解決“堵”的問題,即解決七里海水系不通、水網不暢的問題,保養好“水”這一濕地“命脈”。在給七里海濕地“補水保濕”方面,天津市全市總動員,堅持跨域調水、區域蓄水、按需補水,動用海河水系各干支流,打造5條補水線路,暢通37公里輸水通道,建設3座橡膠壩,新建泵站閘涵,年保障水量達到8000萬立方米,推進七里海濕地水域覆蓋面積由不到3萬畝增長到4.5萬畝。

同時,以七里海濕地為核心,將區域內一、二級河道以及與之連通的干渠、支渠、斗渠堵點全部打通,將截道養殖全部清退,通過依法有效治理,實現了讓水系連起來、活起來,讓水質清起來、凈起來。目前,寧河區境內河道水質已由當初的劣Ⅴ類全面提升至近Ⅳ類,部分河流水質達到了Ⅲ類標準。

兩年多來,天津市通過持續實施“十大工程”,徹底打通了七里海濕地生態系統的“任督二脈”,實現了濕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好不好,濕地里的動植物最有“發言權”,當前,七里海的鳥類由2016年的227種增加到了目前的258種,數量由原來的20萬-30萬只增加到50余萬只;曾在七里海消失十多年的珍惜鳥類震旦雅雀、中華攀雀、文須雀、北長尾山雀等又重新出現。實施濕地修復工程后,經監測,七里海濕地野生植物達到153種,且覆蓋面積明顯增加。野生植物群落,包括香蒲、荊三棱、稗子草等,過去僅有少量分布,如今已形成眾多的片區集中分布。

如今,自然野趣之美已成為七里海的常態。

實現“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年多來,天津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守護好七里海“綠水青山”的同時努力將其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了濕地功能修復、生態環境改善與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

濕地保護區主體區域所在的寧河區,以濕地生態修復為契機,推進了全區生態環境的“一體升級”。兩年來,寧河區圍繞“北國江南”定位,突出“留白、留綠、留璞”,將七里海濕地作為“支點”,把周邊29個自然村全部打造為市級美麗鄉村和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同步提速北淮淀“中法小鎮”規劃建設,打造集健康養老、文化旅游、高端服務于一體的產城融合樣板區。

穩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逐村制定規劃、施工、效果“三張圖”,“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和生活污水有效處理實現全覆蓋,418個農村公廁、8.15萬個農村戶廁改造進入收尾階段,其中所采用的負壓式廁所成為華北地區戶廁改造的“標桿”。

推動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區1144家“散亂污”企業全部治理,“園區圍城”問題逐步破解,PM2.5濃度由2013年最高峰的101μg/m³降到2019年的53μg/m³,PM10濃度由158μg/m³降低至85μg/m³,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由130天提升至236天,達標比例提升28.86%。

通過系統修復,七里海濕地“生態紅利”得到不斷釋放。全區16萬畝稻蟹混養、8萬畝林下經濟全面鋪開,18家市級龍頭企業、206個家庭農場、1351家專業合作社逐步取代了傳統家庭經營模式,以種植食用菌和蔬菜為主的“百村千棚”工程畝均增收4萬元左右,群眾多層獲利、多極收益,2019年,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7%,位居全市第一,七里海濕地“金邊兒”份量更重、含金量更足。

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然成為寧河的“金字招牌”,吸引各地客商紛至沓來。近年來,寧河區招商引資成果不斷,一汽大眾華北基地、中國民航大學新校區、微淼商學院項目、科德汽車零部件、豐潤生物科技肝素鈉、中法生態小鎮等項目紛紛落地,天津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平臺作用更加突出,智能科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成為落實天津市“1+3+4”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有力抓手。

在寧河,“綠水青山”初步實現了向“金山銀山”的轉變。2019年,全區GDP增速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GDP、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指標增幅排名全市前列。區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已經形成。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七里海,“京津綠肺”,重煥容光的她還將繼續見證寧河、見證天津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注明來源為"天津在線"的所有作品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在線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三、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天津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四、轉載聲明:如本網轉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于本網發表之日起30日內及時同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天津在線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