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寧河區第二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寧河賓館開幕。
區委書記王洪海,區委副書記、區長單澤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崔紅梅,區政協主席高寶江,區委副書記李春和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孟憲梅,區政協副主席張金起、張云成、董麗敏、張擁政、崔玉君、趙錦秀、武文術及大會秘書長單兆祥在主席臺前排就坐。
張金起主持會議,本次會議應出席委員180名,實到 143名,符合有關規定。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高寶江代表政協天津市寧河區第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報告》從六個方面總結回顧了2020年區政協常委會各項工作取得的新成果。
一是突出黨建引領,黨的全面領導切實加強;二是深化理論武裝,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不斷牢固;三是精準建言資政,服務大局助推發展更加務實;四是踐行為民理念,履職為民的初心充分彰顯;五是廣泛凝心聚力,同心發展的正能量有效匯集;六是加強自身建設,履職能力水平不斷提高。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區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市委、區委全會的決策部署,圍繞“一河一海一城”發展格局和“大水大綠大美”生態目標,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全力推進寧河“換道超車”、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智慧力量。
《報告》提出了2021年區政協主要任務:
一是把牢根本遵循,推動理論武裝新提升。堅持把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及時跟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選準切口,從中找差距、找方法、找思路、找方向,持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和“四史”,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二是恪守政治原則,實現黨的領導新加強。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把中央和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貫徹到政協工作中。加強政協黨的組織建設,打造“黨建+”特色履職品牌。貫徹落實黨組成員與政協委員談心談話制度,完善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
三是聚焦主責主業,展現助推發展新作為。緊扣區委中心任務履職盡責,著眼集聚要素資源、提升發展層級、擴大內需、深化改革、提速鄉村振興和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圍繞打造高端制造業、引育新動能、大力發展“全域旅游”、促進消費服務業提檔升級等協商議政;圍繞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提高農產品品質、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建設和農民增收等工作協商建言。圍繞平安寧河建設、安全生產、矛盾糾紛調處等領域工作開展調研視察,為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獻良策。
四是緊扣中心環節,拓展凝心聚力新成效。研究制定關于加強凝聚共識工作的制度規定,推動形成從黨內到黨外、從常委到委員、從委員到界別群眾良性互動的凝聚共識格局。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針政策,加強同臺胞臺屬界別委員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聯系,溝通思想、回應關切、交流合作、凝聚共識。
五是強化責任擔當,展現自身建設新風貌。樹立尊重委員、聯系委員、服務委員工作理念,尊重和保障委員權利,密切與界別群眾聯系。完善委員履職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制度機制, 有效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提升機關服務水平。
董麗敏代表政協天津市寧河區第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提案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區政協二屆五次會議以來,各界政協委員利用提案履職盡責、建言獻策,共提出提案109件,立案97件。其中:集體提案5件,占立案總數的5%;委員聯名提案32件,占立案總數的33%;個人提案60件,占立案總數的62%。在立案的提案中,涉及經濟建設等方面的提案17件,占立案總數的18%;涉及城鄉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提案32件,占立案總數的33%;涉及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的提案22件,占立案總數的23%;涉及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提案26件,占立案總數的26%。這些提案議題廣泛、內容豐富、針對性強,全部提案均在規定期限內辦結,提案辦復率、滿意率達到100%。
《報告》指出,在新的一年里,區政協提案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和區委二屆十三次、十四次全會精神,聚焦實施市、區“十四五”規劃和到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充分發揮政協提案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提案質量,拓展協商形式,完善協商機制,提高協商成效。
區委、區人大、區政府領導同志,區人民法院院長、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