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武清區社矯支隊與天津愛恩心理咨詢有限公司聯合,為武清區在矯的38名犯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的社區矯正對象開展以“破除行業慣性,明確法律邊界”為主題的分類教育。
今年以來,轄區內因犯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入矯的社區矯正對象人數不斷增多,在對上述人員開展心理風險評估和個案矯治的工作過程中發現,該類社區矯正對象基本為房產銷售工作者,其中女性占比51%,男性占比49%,年齡為20-43歲之間,均為中青年人,存在“法律邊界不清晰、法律意識淡薄、以行業潛規則強調個人犯罪行為合理化”等犯罪心理。
根據對上述問題的歸納,區社矯心理咨詢師以心理團輔為技術手段,對此類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分類教育。以“老師說”的游戲破冰開始,消除參與人員之間的人際隔閡,并讓參與者察覺細微不同之處,由此提高參與人員法律意識,消除其從眾心理;主題環節“選擇與辨識”以故事場景為背景,設置安排角色,讓參與人員進行真假辨別及做出選擇,在過程中通過不斷拉高對待事件選擇的試錯成本,提高參與人員面對事件辨別分析的能力,提高其犯罪成本,減低因金錢再次走上犯罪之路;最后以“瞎子摸象”收尾,通過參與者的盲摸的敘述,讓觀眾看到每一個人的認知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看清大部分人都受到自己認知的局限而對真實事物產生偏差,擴大認知的廣度;最后,社區矯正對象通過心得體會的形式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參加這次活動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本次分類教育通過對犯罪成因的歸納分析,運用團輔工作原理破除行業從眾心理及僥幸心理,從而建立清晰的法律邊界,幫助此類社區矯正對象明確自我人格中需要調整的部分和破除認知的局限性,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再犯罪的可能性,幫助社區矯正對象以正確的認知和價值觀回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