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小網格”匯聚“大數據”。建立完善“網格化+大數據”的社情民意反饋機制,累計劃分一級網格714個、二級網格3179個,依托“津治通”APP系統和“一體化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對社會救助、社情民意等9大類230項事務開展常態化巡訪,2020年處置各類群眾問題2萬余件。
二是以“小調解”化解“大矛盾”。推動各鎮街成立鄉賢調解組織,建立完善2000余人“鄉賢”資源庫,組織110余名“四老”、職業律師等鄉賢骨干,在全市率先組建鄉賢人民調解協會,持續推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雙百行動”,排查各類矛盾糾紛605件,化解調處582件,化解率達96.2%,打通了群眾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以“小村規”撬動“大治理”。大力推進村規民約修訂工作,努力在村民中形成崇尚科學、崇尚文明、崇尚健康的良好風尚,以良好鄉風鑄造鄉村振興之“魂”,汊沽港鎮冷家堡、豆張莊鎮南雙廟村等14個村的村規民約入選我市《優秀村規民約匯編》。
四是以“小評級”體現“大激勵”。深入實施行政村評星,進一步健全動態管理和有效獎懲機制,不斷提高“示范村”的模范帶動作用,針對評比中發現的64個軟弱渙散村,均實施“四位一體”包聯、五星無星牽手互促、“一村一策”治理整頓,促進鄉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